熱帶性低氣壓引發連日豪雨不斷,雖未形成颱風但旺盛的西南氣流挾帶的雨勢不容小覷,中南部災情頻頻傳出,不少地區的民眾都深受暴雨影響,連生活中大小事都遭到波及,就有網友分享一張家中淹水的照片,災民為了吃飯還是得在水淹到大腿的廚房中驚險下廚,網友看了都驚呼「太誇張了!」
有網友在《爆廢公社》分享一手機資料救援張照片,表示「再大的風雨還是要吃飯…」,只見照片中一名女子正在廚房中做飯,但令人擔心的是水位已經快要蓋過她的臀部了,一旁的櫥櫃更都泡在水中,櫃子上還有電器用品正在使用中,這樣驚險的畫面讓人非常擔心會不會有「觸電」的危險發生,但女子像是一點也不害怕的硬碟救援模樣繼續煮著飯菜。
Windows的格式化有兩種,一種是快速格式化,一種是完整格式化。快速格式化的原理其實與前述的檔案刪除原理類似,他只是修改了硬碟用來管理所有檔案的檔案配置表,讓系統檢查的時候,顯示並沒有檔案在硬碟中。但是事實上資料還是保存在原本硬碟的位置上,只是整顆硬手機資料救援碟所有的空間都被釋放出來而已。在這種情況下,資料救回來的機率是很大的。Windows選擇格式化的時候,預設為快速格式化,僅是修改檔案配置表的資訊,並非真正將資料清除。
網友們看完照片都紛紛回應,「這太可怕了吧!」「這場雨讓好多人受災」、「不會漏電嗎?」「這會有水怪」、「晚餐就決定吃紅燒魚了!魚就從水裡撈吧!」「太誇張了!」「洗澡直接洗了」、「濕氣重還是別用電器用品,以免觸電!」提醒民眾家中若有淹水情形,請謹慎用電以防觸電情形發生,釀成更嚴重的災情。
除非資料真的很重要、非救不可,我想很少人會花錢救資料的。我就有把硬碟拿去給別人救資料的經驗,想想那時候硬碟內的資料超重要,從網路搜尋到某家公司,第一次硬碟資料救援,不過救的很不完整,缺少很多,費用又蠻貴的,之後簽了保密合約(因為服務態度感覺不是很好),再將那顆硬碟轉送給另一家救,這家救的算蠻完整的,但有部分資料已損壞(無法開啟,用修復軟體也沒用),服務、費用中肯,但我花了兩次費用才將大部份資料救回,很心痛。而我朋友的公司是因為硬碟出現「叩、叩…」的聲音,且無法讀取,明明貌似硬碟損壞比我嚴重,同樣是網路上找的,資料卻救的很完整,雖然費用稍高(有開發票,聽朋友說服務態度也還不錯),但結果比我好。而我另一位朋友是因為硬碟摔到地上,然後透過朋友的朋友介紹去那家救資料,也許是摔到的時候沒有很嚴重,資料不但救的很完整,硬碟救援費用也蠻便宜的(我個人觀點),且服務態度還不錯(聽那位朋友說的)。